市場風格將偏向大盤價值
最近兩周,小盤股連續跑輸大盤,股指期貨基差波動較小,IC和IM空套基差成本處于歷史中等水平。筆者認為,9月份,市場將逐漸對經濟韌性和利率見底產生預期和共識,IH上漲的概率較大。
上周A股市場普跌,小盤股連續兩周跑輸大盤。股指期貨四大指數中,上證50強于滬深300強于中證500強于中證1000。股指期貨基差波動較小,IC和IM空套基差成本處于歷史中等水平。
圖為指數周漲跌幅(%)
8月31日,國家統計局公布的8月制造業PMI指數雖然仍處于榮枯線以下,但較7月已出現明顯改善,市場對經濟韌性的預期升溫。國債利率小幅走升,A股市場風格偏向大盤價值,上證50指數明顯強于中證1000指數。
短期看,影響市場行情的關鍵因素是疫情形勢。8月以來,國內疫情又出現多點擴散。以海南的情況為例,臨時交通管控等方式可以有效防止疫情傳播,防控得當新增數據會在兩周內出現好轉。從對市場的影響看,一般在地區剛實施臨時交通管控時影響較大。因此,如果未來一周國內疫情狀況不再惡化,其對A股的短期影響將明顯邊際減弱。筆者認為,本輪疫情對市場而言僅是短期擾動。
盈利方面,目前中報季對盈利端的影響趨于尾聲,中報是A股的“盈利底”已是市場共識。綜合7月工業企業利潤、PPI和工業增加值數據可以看出,盈利端雖然整體依然較弱,但結構上看,利潤向上游集中的情況已經出現改善,中下游行業或是現階段利潤挖掘的重點。8月PMI數據顯示出經濟緩慢復蘇的特征,雖然生產和訂單數據仍在榮枯線以下,但制造業轉向被動去庫存,預期略有改善。寬信用政策的發力會在經濟總量上提供一定韌性,通脹下行和價格傳導逐漸順暢會減少企業成本端的壓力,有助于緩解A股利潤率自去年二季度以來持續下滑的問題?傊,筆者認為,只要疫情形勢總體可控,依然對下半年A股市場整體盈利情況保持較為樂觀的態度。
從盈利結構上看,隨著通脹壓力的緩解,由價格主導的上游資源行業盈利邊際下行趨勢明顯,其中煤炭和有色行業邊際下行的幅度明顯大于石油石化行業。地產復蘇態勢不穩定背景下,鋼鐵、建筑建材行業盈利情況依然不樂觀。中游制造行業雖未能擺脫負增速,但量上已顯示出一定韌性,成本壓力緩解的情況下,盈利已經出現邊際改善趨勢,國防軍工、機械行業邊際向好的程度相對明顯。受豬肉價格上行影響,農林牧漁行業盈利也出現邊際上的改善。受累于數碼產品需求的下滑,電子和計算機行業盈利情況較差。下游行業盈利分化較為明顯,促消費政策刺激下,汽車、家電行業邊際改善明顯,但紡織服裝、醫藥行業盈利情況依然較差。
估值方面,利率的“見底回升”有利于上證50指數的走高,但會增加小盤股調整的壓力。利率仍將是9月估值的主要影響因素。筆者認為,估值的變化主導了5月之后A股市場的走勢,而在存量博弈的背景下,利率或風險偏好則對市場風格產生了明顯影響。在經濟復蘇形勢不及預期背景下,利率的下行和風險偏好的提升使得前期市場風格一直偏向以中證1000指數為代表的小盤股。但筆者認為,8月22日央行超預期降息可能是“經濟弱復蘇→寬貨幣→利率下降→小盤風格強”這個傳導路徑的終點。
目前,宏觀層面的核心問題并非流動性不足,而是企業和居民的信心恢復情況。疫情反復制約了企業的中長期貸款需求,地產風險制約了居民的貸款需求,居民儲蓄意愿持續提升。主要矛盾是地產復蘇情況不理想,深層問題是“不確定性”導致的微觀主體缺乏活力。因此,后續政策重心應該還在寬信用上,穩地產、促消費、拉基建等政策仍會繼續推進。
市場預期總是更為關心未來的變量。7月較差的PMI數據公布后,市場存在寬貨幣預期,但當這個預期兌現且超預期兌現后,市場關心的重點會轉向降息后貨幣政策會不會邊際放緩甚至收緊。降息雖然是寬貨幣的價格型調控手段,但8月22日央行降息是在7月信貸數據披露之后,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更好地助力寬信用落地。寬信用一旦見效,隨著經濟基本面逐漸企穩,寬貨幣的必要性就會逐漸降低。
筆者對下半年經濟的預測是“有韌性”。在擺脫疫情的短期影響后,預計9月份市場對利率的預期為“見底回升”,因此本次超預期降息有可能是“經濟弱復蘇→寬貨幣→利率下降→小盤風格強”這個傳導路徑的終點,由估值擴張支撐小盤股走強的核心因素也不復存在。由于上證50指數中銀行股所占權重較大,而銀行股的表現與經濟周期呈現一定的正相關性,所以上證50指數與十年期國債期貨的市場走勢也存在正相關性,利率的“見底回升”有利于上證50指數的走高。
綜上,筆者認為,本輪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,9月份,市場將逐漸對經濟韌性和利率見底產生預期和共識,市場風格將偏向大盤價值,IH上漲的概率較大,而IC和IM的調整還未結束。操作建議:趨勢投資者可關注IH的多頭機會;跨品種套利者可關注多IH空IC、IM策略;中小盤股倉位較重的投資者可關注IC或IM的空頭套保。
來源:《期貨日報》